來源:北大青鳥飛迅校區(qū)|發(fā)布時間:2011-09-27 16:10:43
2009年11月,貴州省清鎮(zhèn)市遠洋中學教師徐某聯(lián)系村主任王某,為河南籍學生郭某辦理了移民高考,并索要了5萬元。清鎮(zhèn)市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了此案并當庭宣判,9名被告人中有7名被判刑。
家長心存僥幸,考生急功近利,有人唯利是圖,是高考移民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。雖然9名被告人中有7人被判刑,但是高考移民未必會就此絕跡。因為嚴懲高考移民只是治標之舉,而不公平的招生體制才是“高考移民”問題的根源。
由于歷史的原因與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水平不同,各地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。生源數(shù)量與當?shù)馗叩冉逃Y源不對稱的情況客觀存在。這需要國家有關(guān)部門做好宏觀調(diào)控,公平分配高等教育資源。但事實上,現(xiàn)在高等教育資源分配并不公平。由于招生體制畫地為牢,許多全國綜合性大學越來越地方化,在辦學所在地的招生比例高居不下。據(jù)報道,清華大學投放于北京市的招生名額超過江蘇等4個省的總和。
不少有識之士都在為此進言獻策,希望改革高考招生指標分配制度。“兩會”上,洪可柱代表疾呼實行名校招生名額分配聽證制度。中國政法大學更是先行一步,建立了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確定招生指標的制度。令人遺憾的是,中國政法大學的熱氣并沒有撼動招生地域差異的堅冰,目前還沒有第二所名校跟進,這個問題值得深思。
以地域為界限的差別化招生制度越來越成了社會公平的絆腳石,它繼續(xù)“合理存在”下去真有些不合時宜,國家對高考政策作出必要調(diào)整,招生指標實現(xiàn)合理分配,破除地域壁壘,才是消除高考移民怪現(xiàn)象的根本之道。
招生熱線: 4008-0731-86 / 0731-82186801
學校地址: 長沙市天心區(qū)團結(jié)路6號
Copyright © 2006 | 湖南大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
湘ICP備14017520號-3